伴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渐次落幕,今年一季度,四大光伏龙头企业合计亏损45亿,且不约而同地将业绩下行归因于“产能过剩、供需失衡、价格下探”。窥一斑而知全豹。尽管整体而言,我国光伏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趋势,但是,工信部此前就发出过“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”的“预警”。
市场化程度高,成本优势明显,民营企业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主力军,在光伏制造端(硅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)持续领跑全球。国际能源署预计,到2025年,世界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的光伏电池板生产的关键构件。
当此之时,光伏行业尤需警惕与防范产能过剩之虞,严格规避盲目的产能扩张,全力推动行业整合,综合提升竞争实力泛亚电竞。众所周知,光伏是典型的长周期行业,产业政策的稳定性与确定性至关重要。要以政策的稳定性,换取光伏企业投资的可持续性,赢得光伏产业发展的持久性。稳定的政策决定光伏产业发展的下限,需求的激活决定光伏产业发展的上限,稳定的政策体现的是工具理性,需求的激活体现的是价值理性。工具理性是前提和基础,价值理性才是光伏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。
时至今日,依然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对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保持乐观。中长期而言,需要对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顶层设计、统筹规划,加强行业运行监测,鼓励并支持行业整合。综合来看,光伏行业的“过冲”主要是两个“推手”的作用,上市融资热潮下的资本驱动和“双碳”背景下地方发展的倾力助推。
少一点冲动,光伏产业才能更从容;多一点理性,光伏产业拒绝任性。我国的光伏产业在过往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这样的悖论——地方政府的强驱动,国内市场的弱需求。过度依赖外需,内需市场乏力,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教训。
依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,构建“有为政府”,搭建“充分市场”,激活“充沛需求”,提供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,重点是形成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化契约关系。需求决定供给,供给影响需求,对于光伏产业而言,需求在前,供给在后。供给前置,需求滞后,就会产生“阶段性和结构性”过剩。
正因此,应该把更多的政策特别是有限的资金用于激活、培育光伏市场,通过补贴需求端的光伏消费,来拉动供给端的稳定供给。泛亚电竞激活市场需求,才能开启新能源消费的广阔天地。
也因此泛亚电竞,应施行引导、鼓励、支持光伏消费的措施,支持净计量的光伏项目,规避低价并网卖电,高价电网取电的尴尬,使得居民因使用光伏获得更多现实收益。以立法为保证,以政策为驱动,以需求为导向,是光伏产业稳健发展的要求。
既有电价补贴,也有安装补贴,引导普通民众加入光伏屋顶计划,鼓励普通农户自建、安装光伏电站,是典型的补贴需求端的行为。广大公众加入光伏屋顶计划,自建、安装光伏电站的更多收益则体现为——节省日常用电费用支出,富余的电力可以卖给国家电网,以此获取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政策引导、市场主导、需求为王。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,需在供给端摆脱内卷的泥淖,凭借创新“走上去”;需在需求端创造外拓的增量,依凭市场“走出去”。